吉非罗齐胶囊产品简介
吉非罗齐(Gemfibroxil Capsutes)是一九八二年美国研制上市的一个新型的降血脂药物,一九九三年国际专利期满。
据有关资料报道,一九九三年在美国当地的销售额为3.2亿美元,之后列入我国国家药典。我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,按国家标准制成,该产品为苯氧芳酸类降脂药,疗效显著,被世界所公认,副作用小,安全可靠,国内外普遍认为对调节人体血脂,降低胆固醇,预防冠心病及高血脂引起的其它疾患效果极佳。
【化学性质】吉非罗齐为相当稳定的白色化合物,分子量为250.35。溶点为58℃-61℃在水中和酸中之溶解度为0.0019%。在弱酸中则大于1%。
【作用特点】能升高HOL(高密度脂蛋白)这种保护因子,降低血中LDL(低密度脂蛋白)VLDL(极低密度脂蛋白)及甘油三脂浓度。
【药理作用】
临床药理:
Gemfibrozil可以降低人类和动物中之胆固醇(Cholesterol)及甘油三(Triglyceride)之浓度,虽然Gemri-broxil在若干化学结构上与“安妥明”类似,但在老鼠、猴子和狗的药理实验中显示,Gemfibrozil与“安妥明”在药效和治疗专一性上,有极大的差异,临床证实,Gemfibrozil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包括长期的短期的研究,及比较Gemfibrozil治疗3-4个月,能有效治疗Fredrickson a型,b型,Ⅲ型,Ⅳ型,v型及因糖尿病引起之高血脂因高血脂造成之黄瘤(Xanthomata)在治疗期间可减少或甚至完全消失。
研究指出,Gemfibrozil可以减少总胆固醇含量,VLDL(极低密度脂蛋白)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,LDL(低密度脂蛋白)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,并会升高HDL(高密度脂蛋白)—胆固醇,因而或以减少罹患冠状态动脉心脏疾病之机会。
比较Gemfibrozil及“安妥明”的研究结果显示,Gemfibrozil可以较为显著地升高HDL胆固醇含量的增加,被认为与降低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罹患率有直接关系,因此Gemfibrozil持续而显著的升高HDL胆固醇之特性,使其有别于一般降血脂药物。
研究结果显示,“吉非罗齐”对于血中胆固醇浓度超过250mg%Ⅵ之型患者,可以使其显著地降低19.27%,至于血中胆固醇浓度超过300mg%的Ⅵ型患者,则可降低23.2%;对于Ⅱa型患者,约可降低27%,而Ⅱb型患者则纸降低18%。
在上述研究中,分析HDL与胆固醇之比率,发现在Ⅳ型,Ⅱa型,Ⅱb型之患者,这些数值均会增高,尤其是HDL值较低之患者上升更为显著,证实“吉非罗齐”的确会显著增加HDL这种保护因子,同时这些患者血中之LDL、VLDL及甘油三脂浓度亦均显著下降。
适应症:
Gemfibrozil适用于任何脂质代谢紊乱患者,尤其是:
1、 血胆固醇过高Hypercholesterolemia(FREI)ICKSON,Ⅱa型。
2、 血甘油三脂过高Hypertriglyceridemia(FREDLCKSON Ⅲ型N型)。
3、 混合血脂过高(FREDICKSON)Ⅱb型,Ⅲ型及N型。
4、 糖尿病引起之血脂过高。
5、 血脂过高造成之黄瘤(Xanthomata)。
6、 多项实验证实,Gemfibrozil可以显著增高血中HDL含量,因而可以降低冠状动脉心脏病之罹患率。用于冠心病的一级预防,也可用于脂肪肝的预防。
【安全性研究】
老鼠、狗和猴子急性及亚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吉非罗齐无病理上、致病之报告。
在生育研究中不会造成畸胎性,对生育系统无影响,无致癌性。
【注意事项】
使用抗凝血剂的病人在服用吉非罗齐时应减少抗凝血剂之剂量一半,以保持一定的凝血时间,防止流血之并经症。
【副作用】
吉非罗齐耐受性极佳,副作用是服用后有胃肠不适,但轻微不重,不会造成停药。
【禁忌症】
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止使用。
吉非罗齐胶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
1、 药品来源:a.昆明龙恩制药有限公司; b.市售吉非罗齐胶囊。
2、 目的:比较两者的生物等效性
3、 受试者10名健康志愿者
4、 验证单位:广州中山医药大学临床药理学研究所
5、 结果
6、 结论
受试胶囊对于参比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.9±13.0%,两制剂数AUC及Cmax经双向单侧t检验合格,表明两种制剂的吸收程度一致,具有生物等效性。
临床对照性治疗资料
治疗药品:血脂康、吉非罗齐
资料和方法:
1、 病例选择
按照总胆固醇(TC)5.7)mmoI/L,甘油三脂(TC)1.7~4.5mmoI/L,高密度脂蛋白固醇(HDL—C)1.0mmoI/L诊断标准选择病例共86例全组病例分为:
① 原性高脂血症52例,年龄63±3岁,体重指数(BML)25.8±2.8。男40例,女12例;高TC者49例,高TG者41例,HDL-C低下者33例,伴冠心病30例,高血压15例,脑梗塞8例。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吉非罗齐组26例。
② NIDDM34例,糖尿病为轻至中度,全部用口服降糖药控制,年龄60±4岁,BMI27.0±3.2。男25例,女9例;高TC者31例,高TG者27例,HDL-C低下者19例,伴冠心病17例,高血压20例,脑梗塞5例。随机分为血脂康组、吉非罗齐各17例,所有病例至少1个月未服用任何降脂药、噻嗪类利尿药、β-受体阻滞剂、性激素
2、 临床观察方法:
血脂糖组,服用血脂糖2粒/次(含血脂康0.3g)bid,吉非罗齐0.6g,bid,4周为1个疗程,治疗前后查空腹血糖,胰岛素,肝、肾功能,血脂,记录不良反应。
3、 疗效判定:
按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脂调节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,显效;TC、TG、LDL-C分别下降≥20%、≥40%、≥20%,HDL-C上升≥20%;有效:TC、TG、LDL-C分别下降10%~19%、20%~39%、10%~19%,HDL-C上升10%~19%;无效:未达上述标准;恶化。
达以下任何一项者:TC上升≥10%,TG上升≥10%,LDL-C上升≥10%,HDL-C下降≥10%。
4、 统计学处理:
各组数据经t检验(同体比较),个体疗效分析用X²检验。
结果
1、 治疗前后各项血脂值的变化。 两组血脂变化方向一致,副度略有不同,无统计学意义,见表1。
2、 个体疗效 血脂康与吉非罗齐改善血脂的个体疗效分析对比见表2。
3、 随访观察对34例NIDDM患者治疗4周后,随机选出20例,停降脂药4周后复血脂,血脂平均升高接近治疗前水平,再次服血脂康4周后,血脂明显下降。见表3。
4、 治疗前后两组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见表4。
5、 副作用 整个疗程中血脂康组有4例(9.5%)于服药初期发生中上腹不适,1周生自行缓解。吉非罗齐有1例(2.4%)腹泻,餐后服药症状消失,两组服药后肝、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和血小板等在正常范围内。
讨 论
血脂康和吉非罗齐调节血脂的作用不同主要与其机制有关。血脂康主要原因通过对体内胆固醇合成较早阶段限速酶(HMG-COA)竞争性抑制作用,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,增加LDL受受体的合成,促使循环血液中LDL清除;吉非罗齐降低血清TG主要减少VLDL-TG合成,同时激活脂蛋白脂酶加速TG的清除;血清HDL-C升高主要由于HDL3在肝脏合成增加,且由于TG分解代谢加快,生成更多的HDL2所在致。因此血清TG升高或HDL-C低下者更适合选用吉非罗齐。 |